2012-02-20

中國古代的星體觀察之計時與座標


[2012.02.20] 這篇文章簡介了中國古代所使用的座標系統、並及於二十八宿,摘要如次,"「」"中為引用之文字。有些觀點與想法,我在後面討論。


陳輝樺,2000。天文座標系統和天干地支、二十八宿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訊 149期,http://web2.nmns.edu.tw/PubLib/NewsLetter/89/149/09.htm 。cached 2012.02.19。
摘要1. 「指出中國古代即有【地平座標系】、【赤道座標系】和【黃道座標系】三種球面座標系統。」 
摘要2. 「 除了解說日、地、月三者的運行以【黃道座標系】較為方便外,對於星辰的位置描述,古代較偏重前兩者。」【地平座標系】由「『天頂』和『地平圈』為基本點圈建立的座標系統」。 
摘要3.  「 方位概念初期,只有東(蒼龍)、西(白虎)、南(朱雀)、北(玄武)四個方向。到了漢代已增為十二個方向,以「十二支」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來命名。後來,為提高測量的精確度,又加入「四維」(艮、巽、坤、乾)表示東北、東南、西南、西北,及「八干」(甲、乙、丙、丁、庚、辛、壬、癸)來表示24方位。」 
摘要4. 「在方位概念生成過程中,先由太陽昇落的運動軌跡觀察定出「東西」方向,然後才觀察到星辰看起來似乎繞著不動點(北天極,鄰近北極星)運行,而又定出「南北」方向。」

摘要 5.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為了比較日、月、五星的運動而選擇鄰近天赤道附近的星象,劃分成28個不同大小的部分,每一部分就叫作一「宿」,作為觀測時的標誌。  
摘要6. 古代就是依據每宿星象的出沒和中天(位於頭頂時)的時刻來判斷季節,甚至在編製的曆法中劃分24節氣,和推算日、月、五星位置的標準。  
摘要7. 依據《呂氏春秋》所記載28宿建構形成的初期目的,是為了觀測月亮的周期運動。由於古代僅憑肉眼直接觀測選取28宿,為了測定天體的明確位置,所以都必需在各宿中選取一顆較明亮的星作為測量的標準,這顆被選定的星稱之為「距星」。  
摘要8. 關於28宿的起源時代,有人認為是在周代初,而據考證,1978年湖北省隨縣擂鼓墩發掘的戰國早期(約公元前433年)曾侯乙墓中,有一個將28宿和4象繪在一畫面上,中央並寫了一個篆文粗體「斗」字的漆蓋圖(圖4)。足見公元前5世紀,當時28宿已經是相當普及的一種天文知識。 
摘要9. 一般認為從東漢建成30年(公元54年)開始,我國便使用干支紀年,延續至今從未間斷。 
摘要10. 相傳古代很早就使用干支來紀月了,尤其在《史記.曆書》中已有詳細記述。 
摘要11. 據考證,我國從春秋魯隱公3年(公元前720年)2月己巳日起,使用干支連續紀日一直到清代宣統3年(公元1911年止,民國初年改用公元紀法),在這二千六百餘年的漫長歲月中,既無中斷又無發生錯亂,是世上現知最長且是最珍貴的紀日史料。  
摘要12. 「宋代以前僅用十二地支紀時,將一天均分為十二時辰,且規定子時的正中為夜半。到了宋代,才將每個時辰均分成『初』和『正』兩部分。」

==討論==


1. 座標系之形成。據本文,方位的形成始自東西,再及於南北 (摘要4、3)。這個假說很難得到驗證。我所理解的二十八宿的功能便如摘要5所述。

6. 【二十四節氣 】 的成因自是由於【氣】的觀察,且以冬至日為主要的標點,夏至日為參考標點(淮南子天文訓) 。至於以星的位置來判斷季節的說法待深究,因為季節主要有主觀的感觀,且要查氣,查星,若有違常便是上天顯示其休咎,但以何為基準,何為參考?再議。

7.  《呂氏春秋》 與淮南子在這個部份有很大的重疊性,需再多方考查。

8. 參見《曾侯乙墓之二三事》。


9. 干支紀年的歷史待驗證。私以為,干支衍成的六十甲子之數,用以計日,適約二月,而紀年可能有歲星的觀察,這便可能與干有關。

10. 這裡所提的很早不知是否指的是 《史記/曆書》?概觀全文,其太初曆的計算方式實在看不懂??但似乎未見到「以支計月」的文字?

11. 這裡的「據考證,我國....」不知據何人之考證?查《春秋三傳》,皆是隱公二年「秋,八月庚辰,公及戎盟于唐」。或是相隔數行後的隱公三年的紀日 ( 三年春,王二月己巳,日有食之。 ) 才是肯實正確,之前這一筆推算有異?至於讚言  「 這二千六百餘年的漫長歲月中,既無中斷又無發生錯亂 」云云,實則歷史中有諸多公案似是難以算明(?例如不同的曆法交替,官家記錄出現衝突時),在此不表。

12. 「宋代以前僅用十二地支紀時...到了宋代,才將每個時辰均分成『初』和『正』兩部分。」:

  • 據《東京夢華錄/卷十》 在冬至前三日,皇帝宿大慶殿,殿前有【鍾鼔樓】(鐘鼔樓),中有【太史局生】負責刻漏與報時:「每時刻作雞唱鳴鼓一下,則一服綠者執牙牌而奏之,每刻曰『某時幾棒鼓』,一時則曰『某時正』。」即便如陳輝樺所稱每個時辰分初、正,但畢竟太略,以孟元老之記述,報時之時已達到刻 (刻的定義參照《百度百科/時間》,一日百刻之制始自西周(?))。 
  • 依 《康熙字典》所解【刻】:《韻會》刻,漏也。鍥漏箭,以𠋫日晷爲刻,故因謂晷度曰刻。 能測量時辰以下單位應是極早 (或在漢朝已可能) 的事了。
  • 鄧之誠 (1982) 之注著錄了沈括《夢溪筆談/卷七》(象數一) 校正刻漏的細節,使用的材料是水。沈括 (1031~1095) 的年代比孟元老 (約1100年前後數年) 稍早。








《》『』「」【】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